——高三语文组开展程志华老师公开课研讨活动
元月5日上午,虽然室外寒气凛冽,但在308班教室里却是温暖如春。高三语文教师程志华正在按计划上公开课,课堂上他风度潇洒,举止文雅,语调沉稳而又极富亲和力。他的讲解,牢牢吸引全班学生与前来观摩的老师。他讲的是诗歌专题——《怎样读懂诗歌》,课程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中诗歌《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》鉴赏题为主线,串联整个教学环节,以对高考考纲的解读为切入点,以问题为导向,以重难点为教学目标,以标题、注释、作者、主体、典故、结尾句、诗家语等为突破口展开了教学活动;教学中,程老师不但对重要知识进行了清晰的讲解,而且还利用丰厚的学识进行必要的拓展,将钱钟书、金岳霖、林庚等人的有关诗论引入课堂,彰显了扎实的理论功底;在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,指导学生要有远大的志向、高尚的精神追求;在师生互动环节中,程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,让学生自主深入的进行分析与解读,将一个个的问题迎刃而解,教学效果颇佳。
在下午备课组集体备课议课环节中,按照常规安排,程老师首先进行了说课,他认为“读懂”是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基础,如何快速读懂诗歌是重点、难点。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诗歌题为例,考生从题材、从诗歌本身解读,极难读懂。在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后,就能大致读懂,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。说课中,他也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。
之后,备课组各位老师对程老师的公开课纷纷点赞、评论。备课组长史淳良老师对本次公开课进行了高度评价:功底扎实、高屋建瓴、高瞻远瞩、学有所得、诗意人生。然后从四个方面作了具体评析,一、创新与规范并举。规范表现在课前朗读、背诵导入、课题介绍、考点阐释、教学目的与重难点等要素齐备,课堂教学结构完整;创新表现在教师从三个方面总结出有指导意义的“读懂”路径。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。教学中,程老师旁征博引,融入了有关诗歌的理论。如中国古代诗歌因与西方起源不同而具有暗示性、精练性、音乐性特征;又如“诗家语”的“无言”“无理”“无法”特点等。同时,在对教材、复习资料大量的实例进行概括后,给学生以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。三是知识与能力并重。什么是意象、什么意象代表什么情感、怎样运用文学知识、凭借传统文化素养来提升“读懂”古代诗歌的能力,......程老师讲得深刻透彻。四是教师学生师“情融”。整节课上,程老师沉稳、从容、自然、幽默、有趣,师生交流互动民主、和谐。这节课更可贵可敬的是程老师将“立德树人”“培根铸魂”的核心教育思想巧妙地贯彻到语文教学中,德育渗透潜移默化。
在议课环节中鲁颍、宁威宏、刘方强、庞鹏峰、戴伟、许丽芳、江莹、肖红等老师对程老师的教学艺术、亲和力、课程设计等不同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看法,给予了赞扬。
程志华老师的一堂公开课,给了全组老师以启发与思考:怎样扎根教学,不断提高个人的学识与涵养,切勿目光短视,急功近利;妥当处理与学生关系,与学生亦师亦友,让学生听其言信其道;坦然对待教学工作,将教学融入自己的生活,使教学人生充满诗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