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教学教研 >> 教育动态 >> 正文

赋能教研团队   深耕集体备课

为进一步激活备课组团队协作动能,深化集体教研内涵建设,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优质平台、为教学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,2025年10月21日,孝感一中特别邀请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副校长刘小强莅临校园,以“备课组团队建设与集体教研工作的开展”为主题,开展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专题培训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、各学科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代表齐聚学校录播室,共同参与这场培训会。

作为深耕教育教学管理一线三十年的专家,刘小强副校长不仅拥有丰富的一线课堂教学经验,更在教研团队建设、集体教研模式创新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理论成果与成熟的实践经验。培训中,他以“如何让备课组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‘加油站’、教学质量提升的‘助推器’”为核心切入点,结合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在备课组建设与集体教研中的典型案例,从“备课组团队文化构建的核心要素”“团队成员的精准角色定位”“高效分工协作机制的搭建”三个维度,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享。他着重强调,优秀的备课组绝非“简单集合”,而是要以“共赢成长”为目标——既要尊重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与个体差异,又要通过明确的目标导向、畅通的沟通渠道、科学的协作规则,凝聚团队合力,最终打造出“分工不分家、补位不越位、协作共成长”的优质团队氛围。

在集体教研工作开展的实操讲解环节,刘小强副校长精准直击当前部分学校集体教研中存在的“形式化走过场”“研讨低效无重点”等痛点问题,提出了“精准教研”的核心工作思路。他结合教学实际,将集体教研的“备课—磨课—评课—反思”全流程进行了拆解细化:备课前,需精准研读课程标准、深入分析学情特点,明确教研主题与核心目标,避免“无的放矢”;磨课阶段,要聚焦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、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,鼓励教师开展“头脑风暴”式的思维碰撞,让优质思路在交流中沉淀;评课环节,需始终坚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原则,聚焦课堂教学实效与学生学习反馈,避免“只挑错、不献策”的片面评价;反思环节,则要建立 “发现问题—分析原因—制定改进方案—跟踪提升效果”的闭环机制,让每一次教研都能转化为教学能力提升的动力。

培训结束后,不少教师表示:“这次培训没有空泛的理论,全是‘干货’——不仅帮我们厘清了集体教研的工作思路,更学到了能直接用到教学中的方法策略,会后一定要把这些经验融入备课组工作,带动整个团队共同进步。”

供稿:徐群先

刊发:校办

 

[打印]

友情链接:
  • 地址:湖北省孝感市槐荫大道8号
  • 邮编:432000
  • 联系电话:0712-2864008(校办) 0712-2864302(教务)
  • 网管邮箱:2986528848@qq.com